在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发展前景
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概况
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发展起源于1970年代美国能源短缺时期。当时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家具、造纸等工厂的木材废料,产生的能源用于替代电力和燃料。燃料、化石燃料等。这一时期发生的石油危机也促使丹麦开始研究基于粒子的发电技术。自1988年世界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诞生以来,丹麦已有130座秸秆发电厂,秸秆发电等可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4%以上。
目前在美国,15% 的谷类作物用于生产非柴油运输燃料,乙醇产量增长更快。美国能源部制定了到2010年建设以农作物为原料的大型生物炼油厂的发展计划。预计到2030年,生物质能源预计将占美国发电量的5%,交通运输的20%燃料和化学品。产量的 25%,相当于现有石油消耗量的 30%。世界宣明会预测,在采用新技术后,生物质燃料有望在未来 25 年内占美国交通燃料的 37%。
为了节约天然气和石油,减少CO2和SO2的排放,美国大力提倡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并给予适当补贴,部分发电和供热燃料已被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。此外,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质颗粒的发展。 2005年,美国林地提供了368亿吨生物质颗粒用于能源生产,不包括目前无法进入的林区和环境敏感地区的林地。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利用约占美国能源需求的 10%。